当希望背后是上一代的牺牲,可以演变为巨大动力,也可以扭曲为不可承受之重
2007年4月,我还在美国当驻站记者,编辑突然来电话,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校园枪击,凶手可能是华人学生。
几个小时之后,案情水落石出,是23岁韩裔学生赵承熙。但此后数天,在华盛顿和弗吉尼亚,甚至整个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有点惴惴。有人担心暴力报复,有人担心影响在美国找工作。
最近又有留学生暴力。一名汪姓留学生在上海,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警方说,原因是母子在日本的学费上发生过争执。现在担心的应该是留学生的父母们,养育之恩,沦落至此。
两个暴力事件的主犯都是年轻亚裔留学生,一个是中国人在日本,一个是韩国人在美国。 写赵承熙稿件的时候,邻居和同学说他口音浓重,自卑孤僻,隐入自己的世界里面,不与外人沟通。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远渡美国开干洗店,几十年也不会说英语,更无融入社会。与汪某相比,赵承熙虽然全家移民,仍然是一个人面对美国。
两个暴力的学生,以及许许多多我们认识的、听说的小留学生一样,要经历孤独的考验、异国环境的冲击,还有亚洲孩子独有的压力。
生为亚洲留学生,他们在同学眼里天经地义应该会弹钢琴、拉小提琴、成绩排名第一;生于亚洲家庭,他们还往往多一层负担:父母乃至整个家庭的希望。有时候,希望的背后还承载了牺牲。
做服装销售的汪某母亲供孩子上学,每月2万-3万元生活费,一年8万学费。而赵承熙父母苦守美国的干洗店,也是为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中文有四个字描述:含辛茹苦。
当希望背后是上一代的牺牲,可以演变为巨大动力,也可以扭曲为不可承受之重。
社会永远无法取代家庭。将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完全抛给一个万里之遥的地方,哪怕发达如美、日,其实也是高风险行为。社会是中性的,经济发展和秩序完善,不能直接演化为个体所需的情感生态——亲人与朋友、共鸣和关怀等等;也不能保证主流价值准确无误传输到青少年身上,在国内传输的导体可能是父母,在海外则存在未知。
上一代的付出,如果仅限于资金,那么牺牲具有悲剧色彩。筹集一大笔送孩子上学,不能免除父母之责。中文里也有四个字描述:养子不教。在国内是,海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