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只要有钱就能出国读书
首先,金钱只是出国读书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不是你把钱打给外国学校别人就让你读了。这中间还有你个人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语言能力,无论IELTS、GRE、还是托福,难度都不是四六级可以比的。看看大学里同学是怎么准备四六级的就知道要在这个语言考试上花多少精力了。其次是看你大学时的成绩,大多数学校是要求在前70%,但像剑桥这些就比较变态了。最后还有签证这一关,有时候运气差你条件再好就可以把你拒之门外。运气差包括很多情况,有可能签证官刚好那天早餐吃到苍蝇也算你倒霉。
误区二、出国了就肯定能拿到文凭
这么理解的人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国外的考试是很容易过的,另一种是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聪明更刻苦,所以拿到学位没问题。可能这种情况的确存在,那是在美国,不是欧洲。欧洲的评分系统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你拿到51分,老师会跟你说“恭喜你及格了”(50分及格);如果你拿到70分,评语是“你真是太出色了”。所以如果考了个70分那就庆祝去吧。
另外人情这东西在国外行不通,一个人不及格一个人挂,十个人不及格十个人挂,全班不及格全班挂。听说过在另一所学校某班有四十个人,结果考一门很难的课,只有两个学生过了,其他人通统补考。
误区三、国外是素质教育
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听老师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你是在中国读书就肯定要背,要追求素质教育到国外去”。这话不错,国外的确是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错了。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读书,并不意味着你考试就可以天马行空得随便发挥。老师也不会因为你对大师的话提出异议而给你高分,相反,一切都必须按照大师说的答。在你不是大师的时候就必须听大师的。在我们老师是英国人的时候这表现得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