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传统节日
1月1日 元旦就是新的一年中最初的一天,也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幸运、幸福,和拟定这一年的计划的日子,这一天也到神社或附近的寺庙去做第一次的参拜。
1月15日成人节是庆祝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节日,有各市、镇、村的行政机关举行成人仪式的典礼。
2月11日 建国
纪念日根据日本最早的一部史书《日本书纪》中的记载,这一天是为了要追忆当初建国不易,以及培养爱国情操,而以此为宗旨,于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国内,目前仍有人反对所谓的"建国纪念日"。
3月21日 春分之日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宪法纪念日是为了纪念1947年5月3日的现行宪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节本来是庆祝男孩的端午节,庆祝小孩成长,祈求幸福之日。
7月7日 称为“七夕祭り”(たなばたまつり),会挂上五颜六色的“短册”欢庆牛郎织女的一年一会。
9月15日 敬老日以尊敬老人、感谢老人为宗旨,在1966年补制的节日。
9月23日 秋分日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样,要扫墓及祭拜祖先灵位。
10月10日 体育节纪念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日子。这是接近体育、认识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补定。
11月3日 文化节为纪念1946年11月3日颁布日本现行宪法,并以培养尊重文化的意识而制定的节日。
11月23日 劳动感谢日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为了表示对收获的谢意,重新广泛认识劳动的喜悦,而以此制定了以感谢劳动为宗旨的节日。
12月23日 国庆日
3-4月 樱花节
1972年9月29日 与我国建交日
秋田县横乎地区的“做雪屋”(新年活动之一):做一个纵横2米左右的雪屋,中间设一祭坛祭拜水神。入夜,几个孩子在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旧时有关在小屋(称新年小屋)里缩减饮食,过避邪生活的风俗,现在日本中部以东地区仍非常盛行。经过演变,如今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快乐仪式。
札幌的雪祭(2月第1个星期五、星期天):在举行雪祭的日子里,以动物、神话及传说等为题材,排列着大小各种雪像。通常是在札幌的大街公园里举行。
博多的“顿达节”(5月3日15日):所谓“顿达”,是荷兰Zongdag之讹,休假的意思。化装成神话里的神仙骑着马或者穿着盛装的孩子站在彩车上,成群结队、热闹非凡地通过市街。此外还举行形形色色的文艺演出。
成人节,勉励青年,使年满十八岁的青年意识到自己已长大成人今后要靠自己勇往直前。
京都的祗园祭(7月1日29日):这是八坂神社的祭礼,起源于9世纪末,为了祈求驱逐瘟疫。16日夜晚,城镇的旧式家庭在屋檐下挂着神灯、青帘、铺上席子、装饰鲜花,竖起屏风,给节日增添光彩。用矛装饰的彩车上,灯火通明,演奏着祗园乐曲。17日绚丽多彩的矛彩车的巡回,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青森的“睡魔节”(8月3日至7日):肩上扛着大型的偶人、鱼鸟虫兽,或放在车上,含着笛子、大鼓的伴奏,一面发出吆喝声,一面热闹地穿街走巷。夜里从里边点上灯火,沉浸在幻想的气氛之中。6日夜里到7日,把这些东西送上船,在海面上巡游,这景色真是值得一看。它是点缀青森地方夏日的风情诗这个活动名称好象取自“想睡觉”一词的词干意为“睡魔”。“驱散睡魔”是这一节日的发端。
仙台的七夕节(8月6日8日):它是缘由七夕传说的节日,全国都举行七夕节活动,其中仙台最为有名。家家户户竖起竹杆,上面挂着各具匠心的五彩诗笺或燕尾旗,争相媲美。尤其是在商业街,豪华装饰鳞次栉比,凝聚着各种情趣,加深了节日气氛。
秋田的午灯节(8月5日至7日):这是秋田市举行的七夕节的活动,意欲驱散一年里的睡魔,以免妨碍工作。在一根长长的粗竹子上,横系上几根竹子,挂上46个或者48个灯笼,然后在头上,肩上或掌上保持平衡,反复竖立。年轻人还随着大鼓的伴奏献技,做到粗竹子不倒下,以此互比高低。
德岛的阿波(8月15日至18日);据说起源于18世纪末期,当时百姓以跳舞庆祝诸候进城。随着三弦琴、大鼓笛子的伴奏,不论男女都穿着轻便单和服跳舞。舞蹈简单、活泼、用手打着拍子,舞步轻松有趣,全市居民尽情欢跳,通宵达旦。
长崎的重阳节(10月7日至9日);这是诹访神社的祭礼。所谓“重阳”指明历9月9日,缘由于中国的重阳节(据说9为阳数,雨个9重复即为重阳)。在这个节日里,跳起中国式的蛇舞,令人想起闭关自守时代唯一的开港地长崎的风土人情。
京都的时代节(10月22日);这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 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的风貌列队展现,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目睹日本历史画卷的无比美丽。
男鹿半岛的“驱懒节”(12月31日);这是自古在男鹿半岛上流传的奇特的民间活动。青年们戴着假面具,身穿用稻草做成的短蓑衣,扮成鬼怪的模样,手持纸糊的菜刀、棍棒、草袋等,串门走户,以此告诫懒汉们。“驱懒”一词由日语“生身剥”转化而来,所谓“生身”是指老在炉边烤火皮肤上出现黑红色斑痕,也指生有这种斑痕的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