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学申请
上海中智留学申请
您所在的位置:中智首页 > 留学综合资讯 > 留学故事 > 正文
金华:赴澳留学生布里斯班洪灾历险记
2011-01-21
  •     1月初,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雷电交加,大雨滂沱。这场雨从去年12月开始,已经断断续续下了近一个月。1月10日,暴风骤雨,乌云密布,我,一个来自金华的赴澳硕士留学生,利用暑期在一家咖啡店打工。因为暴雨不断,原本生意还算兴隆的咖啡店也只能惨淡经营,鲜有顾客问津,只有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人偶尔过来喝杯咖啡。我就和他们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1974年布里斯班的那场洪水。 
     

        老人们说,当年那场大水真叫惨烈呀,市中心全被淹没了,包括这里的街上都洪水汹涌,全城断电,死了16个人……我好奇地问了一句,政府在那以后应该修建堤坝了吧,今年的暴雨不可能会变成那样的洪水吧,老人们望着窗外,忧心忡忡地说:“修是修了,但抵御能力也是有限的。雨再这样下下去,洪水就不远了……”

        回家以后,我没把老人的话太当回事,心想现在的发达程度,怎么能和1974年比呢。不过当天晚上我还是开玩笑似地把QQ签名留言改成了:“洪水就要来了,要跑就赶紧跑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谁知,这随意的话竟然一语成谶,次日洪水果真来了。

     

        超市“扫荡”货架食品

        第二天照例应该下午3点去上班,上午9点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

        我迷迷糊糊地接起电话,一听是店里的经理打来的,只听他气喘吁吁地说:“Peter(我的英文名),今天下午你不用过来了,我们店现在关门了!”我一听不能上班了,一下惊醒过来:“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洪水已经到布里斯班了,现在伊普斯维奇城已经被淹了,死了8个人,失踪72个人,新闻正在播呢。你们过来太危险了,还是待在家里吧,注意安全!”

        我心里咯噔一下:哪有这么巧,洪水说来就来!连忙跑到客厅打开电视看,可不是吗,电视里放的全是洪水的画面和新闻,伊普斯维奇和图文巴这两座离布里斯班不远的城市正遭受洪水的肆虐,损失惨重,整排整排的房屋都淹在了水里,老百姓都爬到了屋顶上等待救援。同时,新闻又说,布里斯班市区正面临严重威胁,呼吁市民储备食物和水,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

        外面的雨还在下着,时不时传来阵阵雷声。我住的沃伦街地势较高,暂时还是安全的。要不要出去,会不会有危险,心里也没数,幸好超市离我住的地方也就500米远。“得赶紧去超市买一些饼干、蔬菜回来,要不然就要被其他人抢光了。”于是,我和同学园园穿着雨衣打着伞就往超市赶去。

        到了超市,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颇感震惊:这哪里是超市,简直是集贸市场,人山人海。很多货架都空了,结账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就在我们犹豫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我,一回头,原来是同学珍珍。她今天刚参加完暑期课程的期中考试,听说洪水要来了就和好友玉洁来超市买东西。我一看只差两三个人就轮到她结账了,二话不说就和园园去店里,把仅有的几个饼干和巧克力,用手横着一扫全扫到购物车里。看得旁边的人目瞪口呆,他们忍不住好奇,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他们有些人还不知道发洪水了。听完我们的介绍,他们也慌了,也开始“扫荡”了。正好轮到珍珍结账,我们就把东西交给她一起结了,没多久我们就从超市回去了,不能不说运气还好。回来的路上,我们惊讶地发现:我以前住的芒罗街已经积满了水,这里离玉洁家很近,我心里真为她捏把汗,她家稍微比芒罗街高一点。不过她还是挺乐观的,还不忘笑着安慰我们:“放心吧,如果你们家被淹了,我们家早就过顶了。”

        吃晚饭的时候,珍珍的一个朋友志成要来我们家坐坐,他家就在离芒罗街不远的主干道上。结果,路上他给我们打电话说,进出沃伦街的路口被淹掉了,进不来了,只能从后面绕远路过来。吃饭的时候我们聊起他住的地方,他说他住在公寓车库边上的房间里,车库也被房东租给了另外一个男生,2楼住着4个女生。

        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9点多,我们劝志成晚上就住这里吧。他说还是回家算了,东西都在家里,要回去看看。我说陪你回去看看,顺便看看水情。就这样,我们沿着他来的路回去,发现去他们家唯一的一条路都被淹了,很多人在蹚水。我们跟着蹚水过去,水没到了膝盖。到了他们家,发现水正好漫到小区门口。幸亏那时雨已经停了,否则他们家很难幸免,因为几乎所有的邻居房子都进水了。我们看了志成和另一个男生的房间,确实很悬,叮嘱他们注意观察,有危险就早点撤出来。

        出门的时候,我又吃了一惊:刚才洪水还没进他们家门口,现在已经进了,说明短短20分钟,水又上涨了。“不是雨,是河水满出来了。”旁边的人说。

     

        进水断电被迫暂时撤离

        12日凌晨1点多,听到客厅有很大的动静,出去一看,才知道玉洁带着行李来了。她说,她们家门口已经被淹到了,觉得一楼肯定守不住,于是就把一些贵重的行李放到二楼后,先到我们这里来避一避,估计明天早上就出不来了。2点多时,志成那里也传来消息,水已经漫进车库了,朋友开车过来把他们全部接走了。

        那天早晨,我去外面看了看。短短一个晚上,昨天蹚水过去的路口已经可以把人淹没,一排房子的车库都被淹了,而且洪水正慢慢逼近,离我们家只有100米左右。我们家对面的公寓,因为地势较低,车库已经全浸泡在水里了,上面的人正在打包,搬家具。很多有车的人趁洪水没到,已经纷纷撤离了。

        中午12点的时候,突然断电了,看不到电视也上不了网,等于接收不到任何洪水的信息。于是,大家围绕撤还是留的争论开始了。园园觉得水淹到车库的时候,估计圣卢西亚区就会被封死了,那时走就来不及了,还是趁早撤到3公里外的因杜鲁皮利区,那里很高,不会受洪水影响。我观察了地势,也看了政府的预测图,觉得淹不到这里来。

        不过,最后我还是同意去因杜鲁皮利区的莹莹同学家避避,因为我在金华的父母打来电话说,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云云。于是我、园园,还有珍珍、玉洁带上衣物和食品,叫了一辆出租车就往因杜鲁皮利驶去。沿途到处是惊恐万状的逃离人员。

        到了莹莹家,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当时她们正在看电视上的洪水专题。报道说,布里斯班正遭到百年一遇的洪水围困,已有数十人死亡、两万多间房屋被淹。

        从电视里,我们看到了从直升飞机上航拍的实景,美丽的布里斯班成了一个泽国,我们就读的昆士兰大学一半都浸在了水里,不过幸好主教学楼还没事,让我们稍稍放心些。镜头还瞄到了我们住的沃伦街,幸运的是没有淹到我们家。接着电视上开始播放女总理吉拉德和女州长安娜的讲话,总理表示准备马上动身到布里斯班来。

        安娜说,今天还不是最坏的,明天会更糟,后天是最惨的。这句话刚说完就断电了,看来问题真的很严重了。没有了电,饭烧到一半成了夹生饭,只能吃些面包充饥,天也渐渐黑了,看来只好早点睡觉了。就在此时,电又恢复了。我们欣喜若狂,但也只做了一大锅的方便面庆祝一下。

        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1974年洪水之后,政府在布里斯班河的上游修筑了威文霍防洪大坝。今年这场洪水是1893年以来最大的,威文霍防洪大坝内的蓄水已超过设计容量的194%(极限是200%),必须泄洪,否则大坝垮了全城就完了。现在布里斯班市低洼地带被淹已无法避免,时间就在明天凌晨4点。

     

        洪水损失得到政府补偿

        我们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夜晚。第二天一早,睁眼一看,布里斯班晴空万里,让我们安慰不少,赶紧打开电视看最新新闻。

        新闻说,洪峰已经过去,由于采取了紧急措施,昨晚泄洪后河水并没有预计的那么高,洪水正在消退。同时电视上开始介绍安置难民的避难中心,吉拉德总理已经到了布里斯班,正在避难中心视察情况,这里食物丰富,菜肴荤素搭配,设施也非常齐全,而且全部免费。

        就在记者采访吉拉德的时候,在她身后,我们看见了原来住在车库里的那个男生,他正在领食物呢。原来他也被撤到了避难中心,不但有吃有住,而且见到了澳大利亚总理,还上了电视,倒也蛮幸运的。

        洪水来的第五天,布里斯班热浪袭人,洪峰已经过去了,我们很想回家看看。因为头天到打工的店里上了夜班,所以早晨就让珍珍和玉洁先回去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回去。下午3点左右,珍珍打电话告诉我们,房子没进水,刚刚恢复供电,但是因为断电多日,冰箱里的食物全坏了,散发臭味。听到家里来电了,我们都很兴奋,急不可待地赶了回去。

        一路上我们看到洪水淹过的地方是一片狼藉,臭气熏天,一些志愿者正把一些受淹的家具从房屋中扔出来。我们去超市买一些清洁用品,看见那些洗涤剂、清洁工具都在降价销售,一定是店家为方便居民打扫屋子提供优惠服务。商家不趁机涨价捞一票反而降价出售,这真令我们肃然起敬。

        布里斯班政府在这次洪灾之后,启动了一系列的救灾清理工作,其中就有对一些受灾较重的居民进行补偿,最低每人1000澳元(1澳元约合6.5元人民币)。对一些受灾较轻的群众也有至少每人170澳元的补偿,但不知道是不是只针对当地居民还是包括我们这些留学生的所有人。于是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办理申请补偿的大厅,人虽然多,但是很有秩序,不一会就轮到我们。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从她的衣着看得出是政府官员,她问我们洪水中受到了哪些损失,我们回答说,因为停电超过了48小时,我们储备在冰箱中的食物都坏了。然后因为急着撤离,花了不少的交通费。她同情地说,政府会补偿你们的损失。在填了一些表格之后,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170澳元的支票。出来后他们还请我们去外面吃一顿免费的烧烤午餐。

        楼下有个教堂,里面的人都在整理衣物,看得出衣物都是人们自愿捐赠的。澳大利亚虽然人少但遇到困难还真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一位大爷拍拍我的肩膀,给我一块三明治夹火腿肠,说:“小伙子,饿了吧?拿去吃吧!”真让我心里暖融融的。

        回去以后,我们听说了那个电视上的同学后面的故事:他被政府安排到了一个四星级宾馆,那里有空调,有电视,还有厨房。政府替他们付了两周的房钱。我们听了,还有些羡慕他了。

                                                                                                                                                                            中智编辑
免费讲座
留学快讯
中智留学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留学申请 | 顾问团队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上海网络110网络备案传播文明网络举报
Copyright◎ www.QQcc.cn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智留学杨浦分部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4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