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出国的留学生,被称为留学第六代,记者时常被留学生们感动,记者在蒙比利埃三大采访时,还遇到两名女留学生,为省下2.4欧元的路费,每天早上,相约从市中心宿舍步行到校园,来回一趟花两个多小时。她们不愿接 受采访,说怕父母伤心,不作声刻苦读书最要紧。
采访中,留学生们都很乐观,对艰难苦楚并没有过多抱怨。他们没有辜负家长,一直在坚持,在努力。
记者目前接触到的30多名留学生,大多是在国内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本科生,或是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高中生。他们自费留学,不少是边打工维持生计,边学习边寻找回国工作的机会。
而国内已有媒体报道,一些“海归”变“海待”,留学生回国后找不到工作。还有报道称,少数留学生在国外花天酒地,不求进取。这些报道已给国外留学生造成了极大压力——家长们对他们充满希望,社会对他们贬抑多于褒扬。
每晚都是做作业看书
法国是一个求学的好国度。众多中型城市并没有国内人想象中的灯红酒绿。娱乐和休闲,对留学生们是很奢侈的事。学习和打工,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喻王延于去年2月来格勒诺布尔一大读机械专业,他说:“大家学习都很勤奋,每晚都是做作业,看书,基本没其他夜生活。”
6日,记者在格勒诺布尔三大遇到一名武汉籍学生,他匆匆与记者打个招呼便走,下午从一点半起,他要连上五节课,而就在当天上午,他已上了四节课。
武汉籍留学生潘俊楠,在格勒诺布尔三大仅花半时间就读完语言预科,目前在南特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他的硕士论文答辩引起导师的格外青睐,别的学生都只一个小时结束,却偏偏给他两个小时的时间。
第六代留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艰辛与执着,国内人士无法想象。
格勒诺布尔一大土木专业的晓苠武大土木专业毕业后来法,他对记者谈了不少留学生的苦衷。
首先是学习过程困难重重,知识结构不够衔接,有的内容重复了,而有的却没有学。语言上也有障碍。另外,法国大学听课全靠记笔记,法语不够扎实的话,笔记很难记全。
晓苠说,每月生活费得300欧元,每个周末他都要到附近一家中式餐馆刷盘子。最担忧的是就业,现在出国留学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