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市场紧缩已经导致市场上出现职位空缺供过于求的现象:以去年12月的职位供求数据来看,每100个求职者就有138个职位空缺可选择,这跟前年同时期100人抢79个空缺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
市场人手短缺带动工资增加,即使是扣除通胀因素后,员工去年的实质工资涨幅还是有4%,这虽然不及2000年经济增长高峰期的7.5%,但却仍比前年的2.2%高。
人力部昨天公布2007年劳动市场报告,就去年全年的就业、失业率以及人力供求情况做出概述。
值得关注的是,员工的生产力并没有随着雇主提高工资、加聘大批人手而有所提高。
生产力增长率在连续两年放缓之后,于去年呈负数,萎缩了0.9%。这意味着本地的劳工成本已显著增加,这将对本地劳动队伍的竞争力造成影响,可能降低新加坡对外资的吸引力。
我国上次出现生产力萎缩的情况是在2001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当时萎缩的幅度更大,达5.8%。人力部说,这次的情况不一样,虽然企业产出有所增长,不过增幅却跟不上人力需求增长的步伐。生产力增幅仍落后于工资增幅
受访学者指出,要是生产力增幅持续落后于工资增幅,这将削弱我们的出口竞争力。
尽管如此,专门研究劳动经济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院长冯应鹏教授指出,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不明朗局势已促使雇主放缓征聘步伐,以务实态度根据需求增聘人手,所以他估计产量单位劳工成本(unit labour cost)增幅不会持续维持在去年3.8%的高水平。
他认为,去年市场上的人力需求激增除了是因为一些公司扩充业务,另一方面相信也是因为雇主鉴于人力市场紧缩而“囤积人手”所导致。他解释,一些业者由于预见到可能会流失人手,所以聘用的人手比实际需求更多,不过这个情况将不会持续下去。
整体来说,本地去年的就业市场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去年全年创造的就业机会破纪录达23万4900个,增幅达9.4%,远超2006年的17万6000个。
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9万零400份,38%)新增工作由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担任,其余的14万4500份工作则归外籍员工。
截至去年12月,本地273万名受雇员工中,有三分之一(90万零800人)是外国人。
单是去年12月,市场上公私机构内就有多达3万7400个职位空缺待填补,比前年同期的3万2000个多。
失业率也下降到过去10年来最低水平,整体失业率从前年的2.6%下降到去年的1.6%。
被裁退员工人数减少到14年最低点,去年全年被裁退的员工有7675人。不过报告参照公积金局的记录发现,被私人机构裁退的本地员工(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当中,有三分之二可在6个月内找到新工作。长期失业者一年降两个百分点
不过报告也指出,从数据来看,年纪超过50岁的员工被裁退后重新受雇的机会比较低。
长期失业者的情况也令人关注。去年人力需求强劲,市场的就业机会供过于求,然而这些求职超过半年仍找不到工作的本地员工,在本地
求职者中所占比例也只是从前年12月的22%下降到去年同期的20%,人数为8900人。
职总副秘书长哈莉玛指出,这令人担忧,因为这说明本地劳动市场中有一批求职者无论市道有多好都无法找到工作。她吁请当局对这些长期失业者的背景进行深入调查,以便制定有助他们找到工作的方案。
哈莉玛指出:“越来越多有健康问题的员工告诉我,很多雇主因为担心要负担他们的医药费而不愿聘请他们。本地有近100万人患有(如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他们现在或许不会面对求职无门的问题,不过一旦被裁退,要再找工作就不容易了。”